平果概况
地理位置 行政区域 民族民风 矿产资源
民族民风
上级位置:首页>>全景平果

平果县境内主要世居着壮、汉、瑶3个民族,散居着苗、侗 、么佬、回、彝、水、仡佬、满、蒙古、土家、布衣等民族。据2010年底统计,全县总人口50.782万人。其中:壮族人口45.8506万人,占总人口的90.3%;汉族人口2.7818万人,占总人口的5.5%;瑶族人口2.1414万人,占总人口的4.2%,其他民族83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生活在平果这片红色土地的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一节  迁 徙

壮族

来源于我国南方古代越人,周时为骆越,秦时西瓯,皆是壮族的前身。西瓯主要聚居广西西部的南宁、柳州、河池、百色等4个地区。历史有乌浒之称,称始于南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僮族195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提议,把改为,统称壮族。平果县是百色地区壮族聚居较多的县份之一,土籍居多,亦有部分从外地迁入。讲都安语音的壮民,早在清代光绪元年(1875年)从今都安县先后迁入县内黎明、榜圩凤梧、海城等乡镇定居。今分布在果化、城关、太平、海城等乡镇的潘氏居民,亦于清代从武鸣县陆续迁入。

汉族

自清康熙至道光年间华南的蔗园和新民两个支系的汉族人,先后从邕宁县的苏居村、杨梅村及宾州(今宾阳)等迁入县内右江沿岸定居;民国年间,又有讲白话的来自广东、南宁的汉族迁入果化镇、山心圩落户经商。今分布在四塘乡灵塘、安邦、印山等村,部分讲新民话的居民从福建省迁入至今已有16代的历史。

瑶族

清代,来自都安县的瑶族,陆续迁入县内山区定居。

第二节  民族分布

壮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12个乡镇的绝大多数农民和居民都是壮族。

汉族

马头、果化、榜圩、新安、坡造、四塘、凤梧、旧城等8个乡镇有汉族杂居,分布在16个村31个村民小组,居住较多的圩镇有果化、堆圩。

瑶族

太平、海城、同老、旧城、坡造、堆圩、凤梧、榜圩、黎明等10个乡镇杂居瑶族,分布在72个村。纯居瑶族的村有坡造镇龙板、龙昧村,海城乡新民、定提、行吉村,同老乡的那午、那六村。纯居瑶族的村屯颇多,仅海城乡统计就有41个自然屯,分散在数十个山弄里。

第三节 民族姓氏

壮族的姓氏来源

壮族(原作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已有人口155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3%,是我国唯一的1000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

在壮语里,将姓称作,即房屋的意思。表明壮族的本义是指生活在同一间大房屋里同一血缘人群的共同称号。

壮族早期的先民没有姓氏,是古代百越的一个分支。秦末自立为南越武王的赵陀,虽然已有赵姓,但他是由河北真定迁入壮区的中原人士。另据多种姓氏辞典对韦姓的解释,有一支韦姓出自韩姓,是汉代功臣韩信被杀后,萧何暗中将其子孙送往南粤(今广西、广东一带),韩信子孙为辟祸,以韩字半边字为姓。这是秦汉时期中原人士迁居壮区的又一例证,说明壮族与汉族交往由来已久。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壮族姓氏是《新唐书》中的列传·南蛮西原蛮(即壮族古代称谓),居广容之南,邕桂广西。有宁氏者,相承为豪。又有黄氏,居黄橙洞……天宝初,黄氏疆(强),与韦氏、宁氏、侬氏相唇齿,为寇害,据十余州。可见当时已有了黄氏、宁氏、韦氏、周氏、侬氏等大姓。习惯上把这些大姓聚族而居的区域,以命名,分别称作黄洞侬洞吴洞等等。反映了这些姓氏与氏族部落组织的密切关系。 

 

 

① 集会赐姓

据壮族民间传说,其先民原来没有姓氏,各部落首领在一个叫江岩的地方集会,商定姓氏。因主持人势力强大,被推为首领,以(皇帝)为姓。其余养黄牛的,就以(黄牛)为姓;会猎鸟的以(鸟)为姓。大家都因有了姓而高兴。但当时为大家杀牛做饭之人,却因未得姓而发怒,以刀拍击砧板愤愤不平。主持人见状,灵机一动,就以(砧板)给他为姓。

②以居地为姓

壮族部分姓氏与居住的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如:农姓,汉语是指农耕种植,而壮语却是森林或树林浓密的意思;即指住在森林里的人;甘姓,汉语是甜的意思,壮语却是岩洞的意思,谭姓,汉语中是谈的意思,壮语却是指水塘,意指住在水边的人们。

③以职业技艺为姓

前述,汉语中是的意思,而壮语中却指黄牛,意为养牛人。蓝姓,汉语中指颜色,壮语中却指用竹或藤编织的篮子,可能其祖先擅长于篮筐纺织。巫姓,可能与为人驱邪祈祷的巫术有关。

④以原始的图腾崇拜为姓

壮族先民与其它民族一样,也曾经经历过原始的氏族社会,故而部分姓氏由原始的图腾崇拜发展而来。如龙姓,即源于对古代蛟龙(鳄鱼)的崇拜;麻姓,在壮语中是狗的意思,源于对狗图腾的敬仰。狗在古代壮族中有很崇高的地位,可能与西南各族传说中的神犬盘瓠有关。此外如陆姓,壮语中为鸟,与鸟的崇拜相关。

⑤受外族特别是吴越和汉族影响

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壮族统属于百越,秦汉时期,就有汉族移民迁居壮族地区。如前述南越王赵佗,即因战乱入居壮族地区,必然会对壮族姓氏文化产生一定影响。现今壮族中的部分汉姓,即是汉族文化影响的结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从表面上看,有些壮族姓氏与汉姓相同,但从读音和词义上考察,却有很大差别。如前述莫姓(黄牛)、陆姓(鸟)、麻姓(狗)、黄姓(皇帝)等,即是成例。

当今壮族,以黄、韦、侬、莫、岑为大姓,多为历代部落首领土官世家。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免遭世人对蛮夷的歧视,在其所修族谱、家谱或其它传记中,多攀附内地迁来的汉族或功臣名将为自己的祖先。将祖籍说成是来自中原内地。如泗城岑氏,称其先祖岑仲淑是浙江余杭人,宋时随狄青平定侬智高,以功封镇其地。再如南丹州莫氏土官,在唐开宝七年(974年)即自称节度使。遣牙校陈绍现奉表修贡,请求内附。《宋史》、《明史》、《舆地胜纪》中,均有明确记载,但南丹莫氏土官家谱、碑刻与传说中,却称自己的始祖是莫伟勋,为宋代狄青部将,随来广西。

汉族姓氏起源

最初,汉族的姓、氏是有区别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社会的族号。字就是由字合成。许多古姓都有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个特殊的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后来,姓和氏就没有多少差别了。

而汉族之姓则多出于黄帝,炎帝之后,故又称 炎黄子孙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随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夏、商时期,贵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夏王室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为己姓,己姓中有苏、顾、温、董、豢龙等氏。商王室为子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韦为彭姓。商代还有条氏、徐氏、萧氏等十三个氏。周代是中国姓氏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姓氏制度见于记载者较多。周王为姬姓,周王所封建的各诸侯国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异姓的区别。到东周春秋时,可考的有姬、姒、子、风、嬴、己、任、祁、芊、曹、董、姜、偃、归、曼、熊、隗、漆、允等二十二姓。虽然周代贵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称姓,未婚女子如齐姜、宋子,齐、宋为国名,姜、子为姓。已出嫁女子,如江芊、栾祁,江、栾为夫家国、氏名,芊、祁为女子本人的姓。当时有同姓不婚的习俗,故称贵族女子的姓以示与夫家之姓有所区别。周代实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别。一个氏的建立表示一个小宗从大宗(氏)分裂出来,另立门户。建立侯国要经周王认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允许,称之为胙之土而命之氏

瑶族十二姓氏

瑶族先民和其他少数民族先民一样本来无姓,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方始有姓。但瑶族的姓不同于汉族某姓可追溯到某人、某氏,而是由评王赐姓。相传,瑶族始祖盘瓠,与皇帝(评王)的三公主成婚后入南山,不觉多年生下六男六女,评王知道后大喜,遂赐六男六女为王瑶子孙,赐封十二姓:盘、沈、包、黄、李、邓、周、赵、胡、唐、雷、冯。

第七节民族文化挖掘维护

平果具有悠久和灿烂的文化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人们勤劳质朴、能歌善舞、民间艺术丰富多彩。

平果是壮族民歌标志性文化作品――嘹歌的发祥地,嘹歌是历史留给平果人民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了继承、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壮大这深厚的文化根基,确立平果壮族嘹歌的文化价值,平果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研究保护,开发和利用,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对嘹歌这一文化遗产的挖掘收集整理,保护与开发。

一、取得的成效

1、收集整理出版《平果嘹歌》。

壮族民歌文化丛书《平果嘹歌》共九集,即《长歌集》、《恋歌集》、《散歌集》、《客歌集》、《新歌集》、《嘹歌嘹亮》、《嘹歌——壮族歌谣的经典》、《嘹歌音乐集》、《博士论文集》,整套丛书共l0万行,23603首,集古壮字版、壮文舨和汉文版于一体。《长歌集》、《恋歌集》、《散歌集》、《客歌集》、《新歌集》五集丛书已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2、成功举办壮族歌圩音乐展示会暨壮族民歌文化丛书《平果嘹歌》首发式。

为了打造平果嘹歌文化品牌,提升平果县文化品位,建设“文化平果”,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共同繁荣,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县,文化名县”。2005926日由平果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广西音乐家协会协办的“嘹歌飞扬——壮族歌圩音乐展示会暨壮族民歌文化丛书《平果嘹歌》首发式”,在广西艺术学院演播礼堂举行。这是广西民歌发展史上的一次盛会,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韦家能、潘琦、邱石元和区党委宣传部、区文化厅、区民委、区文联、区民族研究所、广西电台、广西日报社、百色市委、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等有关单位领导及嘉宾1100多人到场观看,广西电视台、广西日报等区内外30多家新闻媒体到场报道,中央电视台第十五频道(民歌中国栏目)导演一行到场全程摄制。

3、平果嘹歌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业类”试点项目。

平果壮族嘹歌是壮族民间抒情长诗。历史源远流长。以其传世的原生性、流传的广泛性和内涵的百科性成为壮族民歌艺术的经典之作,是壮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据专家考证,嘹歌起源于平果,产生于明代,是用古壮字(土俗字)传抄,反映壮族人民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历史等方面的传统民歌。

它篇幅宏大,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思想性强,艺术性高,在众多的壮族民间传统长歌中,是一部壮族古代原生态百科全书。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平果县委、县人民政府作出进一步挖掘整理平果壮族嘹歌,把它打造成文化品牌,2004129日向区文化厅提出把平果嘹歌列入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申请。区文化厅于2004525日以桂文发[2004]234号《关于公布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一批试点名单的通知》将平果嘹歌列为“专业类”试点项目。2008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平果嘹歌在国内外舞台上展露头角。

近年来平果嘹歌以其嘹亮、优美、动听的原生态旋律及独具特色的表现方式,频繁在国内外舞台上亮相,效果良好,反响强烈。

2004年旧历三月三期间,平果县30对男女歌手分别到田阳、武鸣两县参加了“田阳敢壮山、山歌擂台赛”、“武鸣南部山歌擂台赛”,李兴林等l2位歌手在擂台赛中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应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的邀请,2004525日至31日,农敏坚、李修琅等十几位平果县壮族嘹歌歌师、歌手到该频道录制节目,介绍平果壮族嘹歌的起源、传承、发展等,向世人展示原汁原味的平果壮族嘹歌的魅力。2004824日至26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中心和中央电视台在山西省左权县举办第二届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平果县壮族嘹歌演唱组合蓝晓佳、黄维慧一举夺得“最佳歌手奖”和“新人奖”,同时被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特聘为首批“民间歌手”,平果县人民政府还荣获了组委会评选的优秀组织奖。20048月平果县歌手陆顺红被百色市人民政府授予“百色市2004年山歌大赛歌王”称号。

二、少数民族古籍

认真挖掘整理少数民族古籍,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完成平果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该书为l6开本约有2.2万字47张图片,图文并茂。

风 俗、生活习俗、饮食

县内壮、汉族饮食习惯,大同小异。平原地区,汉族人早、中餐吃粥,晚餐吃饭,善管菜圃,吃的菜类丰富。壮族人除节日外,一日三餐皆粥。太平、旧城以上各乡村农民,吃粥爱稠,一般日吃三餐;城关、新安、果化等乡农民,吃粥爱稀,日吃四五餐不等。各地皆习惯青菜掺瓜豆为菜肴。居于山区的农民,常年吃玉米粥,兼以红薯、芋头副食,菜肴瓜豆为主,兼食蔬菜和野菜,一般日吃三餐。

逢年过节,兴做其他点心食品。春节包粽粑,做米花糖,冬至、送灶节做水圆,重阳节做糍粑、糯饭团,中元节做芭蕉叶包的糯米糖糕,端午节爱包“羊角粽”,三月三(或清明节)蒸五色糯米饭。

壮族人,习惯晚餐喝自酿白酒,尤其山区农民,每有来客,热情招待,习惯交杯对饮,有时对酒猜拳为乐。

瑶族人,习惯安居山寨,常年吃玉米粥,菜肴多是瓜豆兼野菜。男女多数好酒。

住宅

解放前,壮、汉、瑶族住宅,各有特点。

壮族住宅,多数沿古代越人“巢居”干栏的传统形式,13间,上人下畜中间板隔,前堂作客厅,后厢为伙房兼餐地,左右间置卧室,前门两侧,木架平栅(壮语叫Dogcanz)凉晒谷物。

汉族住宅,习惯住平房,设三开间,中间为客厅,两边为卧室,房前左右设两廊,前面围墙开门,中间留天井,成个小的四合院。另设畜圈伙房,人畜分居。

瑶族住宅,世代习惯居山区。解放前,“剪茅叉木为室”(宋代《溪蛮丛笑》),居住“人”字寮栅舍。后改成壮人“干栅”(壮语叫Ianzfa)住房形式,铺栅(壮语叫Ianzfa)以居。6070年代,各族住房无多大变化。80年代后,新建住房逐渐增多。壮、汉族新建的住房,建筑由砖瓦结构向钢混结构发展。瑶族山寨,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砖瓦住房,但干栏式建房,仍沿习。

服 饰

清代,壮族服装逐渐改为唐装服式,男为对襟上衣,宽堂长裤;女为平领右开襟,长筒裤子,内衬外罩,皆自染织的土布,手工裁缝;服色以青、蓝、黑色为多,但男女青年爱穿白色上衣。民国年间,始用机纺布,衣车裁缝;职员、学生游行中山装、学生装。

解放后,瑶民衣着,男装为无顺对襟短衣、宽筒长裤,腰扎围带,简装素服;女服有右开襟短衫,宽袖长袍,绣边围裙多样,黑色道,皆土布料。

解放后,各族人民逐渐喜穿新式服装,50年代至70年代,男子兴穿列宁装、中山装及各式西装。妇女穿着时兴衣裙,衣料由斜纹卡到化纤毛料。80年代,兴穿涤纶布,男女青年着的衣料大多是中、高档布毛料,各族传统服装渐渐消失。

礼仪婚嫁

解放前,县内壮汉族婚嫁礼俗基本相同,有三种习俗。

第一种:从说亲到举行婚礼,要过几道礼仪。1、男方托媒提亲,取女方生辰八字;2、男方去请算命先生合肖八字,若命无冲克,选定吉日,托媒人拿定婚礼金送给女家,俗称“聘礼”;3、从送“聘礼”到举行婚礼,一般延至二到三年,男方连续三年给女方送重年礼,一般送大粽巴两挑,猪肉10-15公斤,糖片若干斤;4、举行婚礼时,双方互相送礼物。男方送女方的有:4人抬的、杀死涂红的大肥猪,两人抬的、重40公斤左右的活猪,若干人挑的白米、色糯、活鸡、糖片、米酒等等若干担。女方送有:新棉被若干床,新布鞋数十对,还有衣柜、米柜、茶壶、平底锅、高脚八仙桌、旧式片椅、床架等等。双方均组织迎送队伍,唢呐手一路吹着唢呐偕行;5、嫁女辞别亲人上花轿,要唱哭嫁歌,感父母恩,谢兄妹情。坐轿抵夫家,向祖堂拜跪,以示今属此家之媳;6、婚嫁双方,均设宴请客,有“开筵、“正餐”、“翻席”三餐;酒席规模,少者四五十桌,多者百、八十桌。许多人为此负债累累,家境贫困。

第二种:男方经过托取女方生辰八字和择吉日媒定亲后,即由媒人带男方娘子三五人去接新娘来夫家,摆设四五桌薄酌敬请家庭亲友,草草成亲。

第三种:即嫁女时不接受男方的财礼,女方也没有陪嫁礼物,也不设宴请客,到政府登记结婚,送到男家就算结成夫妻,日后家业,靠他们劳动创建。这种婚礼方式,过去一般在贫穷的家庭实行,俗称“baendui”(光身出嫁)。另一种方式是“Hwni Coemg”(上门入赘)就是男嫁到女家去。这是个别,一般也是贫苦的男子才愿意去,女家无男儿才愿招婿入赘。

瑶族婚嫁,礼仪简单,男女自由恋爱,双方情投意合后,约定地点相会,鸣炮三声,男子即领娘子回家同居,自告成亲。生男育女后,男家给女家送去简单礼物,双方办简单酒席,宴请家庭亲友,以示贺喜。

解放后,各族旧式婚嫁礼俗大有改革,嫁女不坐花娇,不唱哭嫁歌。60年代后,逐步向文明礼仪发展。男女双方通过恋爱,情投后,就到政府登记结婚。婚礼有:手执结婚证回来就同居成亲者,有旅行结婚者,有举行新婚茶话会代替设宴请客者,但旧的婚嫁礼俗,在一些地方、单位仍有沿习。为此陷入“一时光彩,长年负债”的家庭,各地皆有。

丧葬

解放前,壮汉族丧葬礼俗基本相同,礼俗过程是:1、病人弥留之际,家属临床送终;病人一旦断气即鸣炮三声,以示噩耗。2、为死者梳洗纳服束殓,派人向外家报丧。3、请外戚到场,看、扶尸入棺。4、择吉日,设灵堂,纳孝服、做法事。5、发丧时设“路祭”,外亲孩子和女婿摆祭品,进行最后一次拜跪,俗称“拦路”。6、孝主持幡引路、道公鸣锣打钗、念经偕行;送葬者一路燃放鞭炮,抬棺至坟场埋葬,丧葬告毕。

死者子女,守孝4个月,早晚供祭灵堂;孝主在守孝期不得走亲访友,期满举行“脱孝”仪式,守孝告结。

死者埋葬3年,殓尸重葬,有土墓葬、岩谭葬。

瑶族丧葬礼仪从简,一般不搞道场活动。解放后,旧的丧葬礼俗被废止。城乡死了人,有的举行追悼会,用送花圈挽联代替香烛供品,以火化尸体装骨灰盒代替用棺装尸土葬,以黑纱挽袖代替披白示孝,逐渐向新的丧葬礼仪发展。70年代后,病亡干部黄有连、陆菊香等皆实行火葬,为今后死者实行新葬礼俗开创了先例。

生寿

生育 传统习惯,妇女头胎生育,娘家和亲友送红蛋、活鸡、猪肉给产妇“坐月”补营养。婴儿满月,要办“满月酒”。此日,媳妇喜背满月小婴回娘家,让亲友前来赏脸,壮语俗称“坒卖肤”(boe gai ndwen)。当天同时挑去猪肉20斤左右,蒸糯米饭10斤,由娘家操办“满月酒”宴请送过礼物的亲友。这天,赶“满月酒”宴的亲朋,又给满月小婴送许多小活鸡、衣服、帽子等。解放后此俗沿习至今,比较富足的人家,还要举办更隆重的满月酒宴。

祝寿 人寿六十花甲,要做寿辰,俗称“坐寿”。富家寿庆女婿送来大猪、米酒、寿挽,亲友送来寿星镜屏,屋堂立“寿”位,两旁贴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联。亲友按辈远近亲疏,赠送寿衣、寿鞋、寿帽和米肉之类等。举行“坐寿”仪式时,子孙亲友排列于寿堂,向寿老跪拜奉酒领寿花。礼毕,鸣放鞭炮祝寿,家属亲友入席酒宴,满堂一派喜气。

贫苦之家,为家长祝寿仅有近亲团聚小酌,礼仪从简。

壮汉族人,今仍沿习“坐寿”礼俗,但大操大办寿庆已少见,许多人自觉废除了“坐寿”礼俗。

节 日

县内壮、汉、瑶族人民,都有自己的民族节日,壮汉族节日为最,也基本相同,瑶族节日较少。

正月春节

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每到腊月下旬,各户就忙备年货,打扫室内外卫生。除夕,家家户户包粽粑,贴春联、门神,宰猪杀鸡、摆祭品、烧香烛、烧鞭炮、拜祖宗、供神庙。入夜,家家张灯欢庆,强迫儿童“守岁”。大年初一,孩童穿新服登门拜族长,老人回送“利岁红包”,从年初二开始,亲友迎来送往,拱手作揖“恭喜发财”,相馈粽粑、鸡、猪肉等,至元宵晚,春节告结。

二月初二土诞节

此日,农村各户忙备祭品拜祖供神,有的集体请道公打斋奉神庙,祈祷消灾保佑。

三月(或三月三)清明节

每到此节,各家忙做五色(枫叶、苏木、黄花、紫菜作染料)糯饭,备三牲祭品,男女老少相率上山扫墓,俗称“拜山”。有的地方搞联宗祭祖,大摆酒席,就地聚餐。

四月八拜秧节

年逢此日,农村壮家皆备祭品到秧田埂摆供,在秧田间插纸幡,祈祷老天保佑,喜获粮丰。

五月端午节

此节,农村各户门前插上柚枝、艾叶,意在驱邪防疫,慰藉人畜安康。是日,各户习惯包羊角粽为佐餐,至晚加菜聚餐。

瑶族“达努节”

瑶家此节之隆重,仅次于春节。由各姓氏自定于25日、27日、29日为庆。每到此节,富裕瑶家,杀羊宰牛,相邀亲戚来往会餐,互灌酒肉。一般瑶家,杀鸡4只,按祖宗辈份各分2只供祭,继拜山神庙公,举行家宴。此节今仍沿习。

六月初六

此节,各家做糍粑、杀鸭,下午捧品到自家牛栏摆供招牛魂,意在春耕时节,耕牛辛苦犁地耙田又挨鞭抽,魂魄丢散了,今要为其招魂,表达农民对耕牛的爱心。

七月十四中元节

传说,此日佛教活佛教目连念“孟兰盆经”救母,故称“鬼节”。此日,各家皆杀鸭为祭品,剪裁五色纸衣,展挂于祖堂,拜祭祖神。还端祭品到村边摆供,撒饭菜、烧纸钱,敬祭鬼神。

八月十五中秋节

是日晚,各家备月饼、桐子、张灯摆台,团聚赏月。这是民间沿习的赏月传统节日。

九月九重阳节

此日,乃是喜迎开镰的金秋节日。各家各户,高兴加菜聚餐,有的兴做米粉,有的习惯蒸糯米饭作佐餐。此日,又是民间殓尸墓葬,拜祭新坟的节日。

十月十成节

每年十月前秋谷登场,素有“十月十成”之说。为喜庆丰收,各家各户喜做麻团、糯团,舂糍粑,杀鸡买肉加菜聚餐。此节,农村仍沿习。

十一月冬至节

汉族民间有“冬至大过年”之说,每到此日,各家喜做水圆、糯团,备鸡、猪肉菜肴设家宴。

十二月送灶节

传说灶王父是主家护神,年逢腊月廾三,它要上天向玉帝禀报善恶,各家要摆祭品,烧纸马送行,祈祷“上天报好事,下界保平安”;俗称“送灶”。此节各族今依旧沿习。

解放后,新节日有:一月一日元旦,三月十二日植树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节,八·一建军节,九月九重阳敬老节,九月十日教师节,十·一国庆节。每到节日,各有关部门均组织开展庆祝、纪念活动。